今天0809,正是貝多芬夏令營的台中場!
(一)高鐵首步曲
首度嘗試『高鐵』
飛也似的"飛奔"在稻田之上!
未曾有過的速度感,一切畫面好像被『快轉』!
乾淨的車站、乾淨的車廂,連飲料小姐也不會喊叫打擾人客睡眠
車上就想call蟾蜍訴說內心的驚嘆「好神奇的感受啊」,可沒成功因為收訊不通
十分鐘到新竹,二十幾分鐘抵達台中~
生平第二次到台中
好陌生的城市
(二)今天心情好嗎?
雖然觀眾不同
還是換了全新的故事,今天的主題是『情緒--今天你心情好嗎?』
講的是自己手工親手做的繪本(自己童年故事,下次再分享大家)
不論聽障,『情緒』是每個人都有的問題
小朋友聽完故事要體會主角心情,並猜出她所有歷經的情緒
也學習『情緒詞語』表達,比如:難過、開心、生氣、好奇、害怕、害羞、煩惱…
猜對→抽牌→畫畫,最後進入『情緒表演』
反應超快(可見大家都非常聰明哩!)~精采表現簡直快把我笑破肚皮~!
小朋友都太棒啦!
(今天輪子沒來,所以沒有照片啦!XD)
(三)說不出的故事
暖身後,下班場進入進階版的~『看圖說故事』
狀況才正要開始!
一個小男生舉了手卻不說話,旁邊小女生告訴我:「老穌他又不會說話幹嘛舉手?」讓我傻眼
記起凱絲泊小姐有言:「台中不比台北,這裡的聽障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不是很好,加上這次報名的重度聽障小朋友滿多的…」
接下來這種『舉手不說話』或『舉手啊啊啊』的情形不斷上演
這次阿停變聰明,都以「老穌知道你一定知道」,由我直接說出正確答案
好讓他點頭或搖頭(小朋友很誠實,如果他沒猜對,會搖頭說他不是答這個,即使妳已經公布正確答案)
因為答好之後,緊接著還要上台才是活動重點~
口語能力好的只有小貓兩三隻
一個活動花了比一般生兩、三倍的時間進行
更加佩服兒慈的義工,及在校園中走特教的老師
(今天一直有一個會邊講話邊比手語的特教老師協助,真的好感動!)
也想到他們辛苦的家人,要花N倍時間去傾聽孩子的心聲
妳們真的都好偉大!
貝多芬孩子有妳們真好!
(四)朱葛格的芒果蛋糕
離開的時候,看見朱葛格在喝可樂
哪來的朱葛格?
帥哥一枚
這人真的有夠可怕,讓我感動到紅了眼眶
這小子也是貝多芬兒童(但與正常人無異),他知兒慈在此為貝多芬孩子辦活動
一大早就親自捧來近50枚『手工芒果慕斯蛋糕』,通通他自己做的喔!
非常好吃,阿停強推!
下午還準備了餅乾果汁小點心給孩子,並為義工打氣!
臨走前,我冒失的問他:「你單身嗎?」
義工姐姐搶著回:「他喔~他太害羞了,沒有女朋友,妳要幫他介紹嗎?」
還不知他要不要阿停在本島幫他熱賣?
一看到好貨就想賣的衝動實在令人難以壓抑呀!
那戴眼鏡的斯文氣質,讓我想起在求學時曾看過在房間貼斐勇帥海報的小X蚊同學
她將將好也在台中工作
這倆人莫名程度的契合竟在我心頭縈繞不去~
月老啊月老,您可是將紅線託附予我了嗎?
如果小X蚊同學跟朱葛格能認識,將來同學會是不是就有吃不完的芒果蛋糕?
不知道高雄場次還會不會有好心人士探訪來餵大家吃麥當勞?(蛤?阿停沒有恐赫高雄同學喔!)
(五)廢話時間
回程不斷想起凱絲泊小姐說的話--『城鄉差異』--
阿停曾在台北教六年兒童作文,東區灰熊好野人vs一般家庭的孩子都有接觸
光是大台北地區,小朋友程度就有明顯的差異
桃園短代後,更深刻體驗城鄉差異
未料到台中,卻也如此明顯,可台中不也是大城市嗎?
平平都是貝多芬孩子
為什麼台北大部份的孩子可以盡力表達,在台中的聽障兒卻成了嚴重的語障?
『聽與說』息息相關
也就是為什麼由媽媽自己帶大的孩子,口語能力會贏在起跑點上(因為媽媽會比保姆更愛跟BB講話啊)
貝多芬的媽咪,必須花在BB身上的心思肯定要比別人多更多
需要親人更多耐心的陪伴
即使是雙薪家庭,也得挪空多花一點時間來陪陪孩子
阿停以自己家為例,六個兄弟姊妹,小時候家計讓大人負擔沉重
老媽除了要幫爸出門工作忙,還要兼手工賺取家用
可卻是那樣"分秒必爭"的搶和我們在一起的時光
如老媽從小就規定:放學回家一定要先到廚房跟她報告今天學校發生的事!
她往往一邊炒菜一邊聽我們幾個爭相報告
記得媽媽一邊教弟弟數學,一邊叫我唸報紙給她聽(現在想來她應該是沒在聽?)
一邊哄妹妹睡,一邊看我們功課,一邊出功課給我們做(那時連評量都買不起)
請貝多芬的爹地媽咪加油!
因為『童年』是每個人這一生中『人格奠定』及『學習愛與付出』的精華期
錯過了,是一輩子花再多時間也彌補不來的
給孩子一個健全的人格,遠比留給他千萬家產更有價值!
一樣童稚的微笑
一樣的純真
一樣的聰慧
一樣的潛力無窮
一樣在老穌面前奮力舉手
他們也想和同學對話,也想回應老師的問題
他們真的和一般健康的孩子無異!
健康、健全的我們也應伸出援手
平日自怨自艾的時候,去想想還能為身邊的人做些什麼,生命將會更有動力!
每一份愛心都會變成一種鼓勵
或者多一點點的耐心
我們都不是神,都很平凡,有時也脆弱的一無是處
可是每一個人都能變成別人的神
只要多一點點,多一點點看見,多一點點慈悲,多一點點的愛
再多一點點就行了,不是嗎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