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3月30日 星期一

華德福師訓筆記(2)-Lother Steinmann又來了,更精采喔

.
(圖註:孩子的每一天,都在經歷生命的許多"第一次")


繼上回整整二天
由來自德國柏林華德福機構Steinmann老師如沐春風後
本週的兩個整天仍繼續由Steinmann老師主打
筆記也因此誕生後續~

這次的課程由華德福的歷史開始講起,
緊接著講到人智學菁華靈性的部份
個人好愛~



------不囉嗦,開始囉------

3/28

一、華德福的由來故事

二、每個人都需要理想,才能從事/投入教育行業

三、如果我們每天都很快樂,將什麼都學不到。生活中因為發生了一些苦難,反而讓我們學習更多,才是真實的人生

四、透過壓力處罰,孩子完全無法學習
例如:當教師在台上問了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,卻因孩子吵鬧而用了憤怒並帶威赫的聲音,學生因為處在恐懼中思維,所有的回答竟都變質了!

五、過去vs未來未來 vs.過去

1. 一個老師必須對孩子的未來感到興趣,大於記憶過去。

2.關於學校的形成:

由此圖見『一般學校』是由『社會』決定『學校要學什麼』
如果社會決定發展科技,則會要求學校是否放置電腦課程…等諸如此類

但我們認為,小孩才是決定學校要學什麼的,
因為 他應該要可以決定 自己要住在什麼未來?
而非讓我們決定好的未來!
(這段太動人了,我在心裡深深深深……的震盪、震憾!!)


六、沒有『人』的概念,我們沒辦法教
(阿停沒辦法再按更多的讚了,根本就是八百萬個驚嘆號!!!)

華德福的老師必須去理解人的發展
(孩子→青年→人)究竟是怎樣發展的
a big idea for your daily life in school.


七、Steinmann老師說了一個發生在奧地利維也納眾所皆知的故事:

有個男人每天早晨,在固定時間溜狗
每天當他們穿越公園時,
都會遇到一個也在固定時間來這裡溜狗的人,
兩隻狗每天都會隔著柵欄相遇,
兩隻狗每天都會在柵欄的兩側相互追逐、狂吠好一會兒,
然後離去。

這天,男人一樣帶狗去散步
但今天有一點兒不同
這個柵欄竟然破了一個洞,
當狗追到這裡,牠們竟然相遇了!
從洞望見了彼此!
鼻子對鼻子!

這個改變,有那麼一秒鐘讓兩隻狗停止吠叫和奔跑,
然而卻只有那短暫的一秒鐘
然後,
緊接著,牠們完全無視於洞的存在,
繼續在沒有洞的柵欄兩側奔跑吠叫,
就好像之前那樣。

次日,柵欄修好了,那個洞不見了
一切都一如往昔…

這個故事要說什麼?

和故事中的狗兒一樣,維持慣性(舊有的習性、習慣)是很自然的事
但是機會總是在每一天不一樣的新事物當中,需要被發現
需要有勇氣去try

Steinmann老師說:「生命中的每一分鐘,如果你都是敞開的、接受的,你便擁有改變生命的任何可能與機會。」
請在每一個狀況中找出可能改變的機會
每天問自己,今天對你而言的新狀況是什麼?(每天都要做)

因為,對孩子來說,
每天都在經歷生命中的"第一次"
我生命中的每個階段都是新的,
每一刻都是新的,
你必須和你的孩子一樣,擁有這份感知與能力。



八、Break
take a break
可緩和衝突
人類是唯一擁有這樣能力的生物(可學習、可自我訓練)

例如:師生衝突
1.馬上道歉:較weak的孩子會在老師生氣時很快道歉,但連老師自己都不相信是真心的。
2.break(孩子不需要馬上道歉):
我曾對一個昨天上課吵鬧的孩子說:「今天你沒有聽我上課的入場券,除非你能遵守和我的約定。」(有時候,經過了一天的break再來面對事件,反而比當下帶著情緒能解決問題)


九、學生也允許我們學習


十、我們要保持年輕,把自己的狀態和孩子一樣(孩子每天都在學新的事物)


十一、人類必須一直學習
所以:
1.在華德福學校,我們並不愛完美這件
2.在華德福學校,所有的東西都是自己製造的(孩子們連鉤針都能自己動手做)


十二、手比頭更"人類"
學習就是要動、要動手做
手比頭和"道德"更有直接關係 ex.做好事、做壞事
而不是在腦、在聆聽



-------下午,Steinmann老師音樂課時間-------
我們有時唱得很好,
有時候不盡人意,便需要反覆練習
老師總是幽默的。

比如我們唱太大聲,老師其實是想糾正,卻是這樣子說:「或許你們的風格是唱很大聲,但請為了我唱小小聲的就好嗎?」
不責備,甚至還帶點兒讚許,卻能適時修正我們。
是不是跟台灣大部份的老師不大一樣呢?
用這樣子的方式去指正、去說,真的超可愛的啦!

and最後一堂課的Q&A,有同學問老師如何糾正學生的錯,老師只說了一個英文單字:「humorous(幽默)」!

咱們緊學起來!


--------阿停跳出來分隔線---------
幽默感,真的是東方人較缺乏的

讓我想到在美國唸書的蟾蜍,曾為我舉例過一個故事,
比如數學課,
有同學在黑板上練習類似『1+1=(3)』
這樣簡單的習題,卻寫錯答案。

那美國老師只是微笑的對那位同學說:「你的答案很有創意,但要不要再回去想一想有沒有別的可能?」(不當面給孩子難看,所以美國的小孩都很踴躍作答的啊!)

是說台灣老師大概會在講台上開罵了?!(「你們是豬啊?笨成這樣,這麼簡單都不會!」我小時候老師都降罵我們的~><)


----------回來---------

十三、允許新狀況,一個新的狀況可以讓你知道孩子的發展


十四、遇到調皮搗蛋的孩子,要冷靜,有時是明天再來處理


十五、老師最大的工作便是"自我教育"
(so cool~台灣師範教育每一本教科書都沒有說過這四個字喔!)


十六、數學課也需要動手做
舉例:三年級在學習什麼是『百萬』

老師帶了一個舊皮箱來學校,請三十個孩子,每天早上撕一點碎紙片進去,每天數並記下來,一直數、一直數,通常還沒數完就放假了。
放完假再回來繼續數。

於是孩子們清楚知道『百萬』(是很多很多很多)的概念。

學習數學的方式,你也可以只是教他們用寫的、用唸的,但是對孩子而言那毫無意義,幾個零,那只是個數字而已。


十七、動物學(在德國有動物學這門課)也要動手做
舉例:『牛的腸有60m』
只是用說的,完全沒有感受

師生剪下了一段60m的線,請一個孩子拿著一端,老師自己拿著線,一直的就這樣走出了教室,然後消失在走廊的盡頭,在那裡大叫:「喂,你們看得到我嗎?」

於是孩子知道60m有多長,而知道牛是「消化專家」!
(頭→感受→意志→行為)


十八、只有用"頭"操作,無法使人負責
只有用"頭+感受+意志",才能為永續經營地球負責。


十九、身體是"人",一直在進行中(一個ing的進行式,一個新的概念!)。


二十、我的身體是世界的一部份,當我死了,我將身體還給大地。
(阿停超超超感動的………)


二十一、生命的概念:
我不是我身體的主人,我的身體是借來的
只要我活著,我活著都是借來的。
當我對我的身體負責,
因為我跟大地借來的,我以後要還給她

(老師說:「相較於『我自己是我自己的主人』這樣的說法,而這樣的人往往容易踐踏自己的身體,反而是不負責任的」)

☆身體是想動的,你有為它而動嗎?

☆我到底該為我的身體做些什麼?



二十二、如果打開身體,看不到靈,只是肉,就只是這樣?


二十三、一個小baby無法專注的看一個地方,當幾個月後他笑了,他可以face to face,有人在瞳孔裡(who you are)看著我。於是,父母和小孩"終於相遇"了,你逗他笑,他會笑。因為傳遞了感受。


二十四、who you are
瞳孔裡的那個人,
有個未來在等著他


二十五、我們之於"物質"的不同,因為我們有生命


二十六、在我沒有意識到"我的愚蠢"之前,誰看著我?評價我?
當時的我經歷人可以做什麼?
我竟然可以抽離我?

然而,只有人可以如此
自由的抽離
如果我可以從身體抽離,回頭看(檢視/評價)我自己,
其實如此一來
我便可以更自由了!

(這一段根本太太太太讚了啊!!!!!!內心尖叫!!!!!)



二十七、

自我意識
吾(我的中心)
上面的那個我(神性的我:可以看到我的靈)
我的身體、我的世界

Steinmann老師說:「許多學校更多時候在壓制孩子走到這一步(自我意識)……。但變成有一種狀況是,或者因為有討厭老師的壓制,反而產生一個"未來的改革者",他因為想反擊於是也走到這一步(先將自我意識放在心裡),上面那個我去看老師現在的言行,產生『以後等我有力量就不聽你的』的意識。」

「可是,大部份的老師都擁有了絕對權力,會把孩子壓抑成乖乖聽話無意識的人。」


二十八、吾 → 中心
所有我經歷的都到我的中心
我從中心看世界

(阿停murmur:「佛→相由心生」正是如此)


二十九、想一想為什麼共產党可以統治這麼多人?

不只是在華德福學校,
在我們德國是絕對不可能發生一群人做同一件事
因為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



三十、你們中文的『人間』:somebody in between



三十一、「吾」晚上去了哪裡?
「吾」怎麼不會走錯別人的身體?
到底我們晚上睡覺都去了哪裡?

☆早上的時候比較專注,即使我們只是在發呆,
晚上後我們的"吾"就不那麼專注,
因為它準備好了(為即將離開我們的身體做準備了…)
那樣子,
我們晚上才容易睡著。

(阿停murmur:「所以入夜後,千萬不要再讓孩子去上才藝班,切記!」)



三十二、
吸:我們在自己裡
吐:我們與世界連結






------------以上,下課時間到。本日結束----------

今天的課程真是太太太太精采了!
連靈魂都深深的被震盪著、叫好著、附和著!!
於是分享
那是我深沉的感動
分享那份我的願意與熱愛…



PS.臉書分享無須告知,歡迎分享。
只再次提醒請勿整篇copy扛走,感恩!

(已問過Steinmann老師本人,他說ok。也在此再次謝謝關心我的人喔!)



--------------意猶未盡的人-----------------
其他阿停花阿福師訓筆記:
1華德福師訓筆記系列(1)
2華德福S大師筆記最終篇





2015年3月25日 星期三

在教室蓋房子--原來男生也很棒


(圖註:我後來才知道,在華德福幼兒園,把教室翻了--是很常態的活動。以上兩張圖是弟弟Bob現在的新竹天堂鳥幼兒園。看起來就超好玩的啊!)



昨天下午接雙寶放學,一進校門難得兩隻都朝我奔來(通常他們都會因為不想回家而離我遠遠的),老師說:「今天姊姊在遊戲時間跌倒了…」

我將埋在我下腹的那顆頭抬起來,看見右邊顴骨處腫了一個大包,心疼的蹲下來,擁抱她,問這個秀皮的孩子:「還好嗎?」

未料小妮子頓了頓,卻回:「今天超級快樂的!」哇~嚇可!

zina說:「我們今天用桌子和椅子還有布…,在教室裡"蓋房子"…」

「喔,是老師教的嗎?」我惑問

她回:「不是啊,是我們幾個女生決定要蓋的,老師只是在旁邊看,還拿木頭給我們…。後來男生也加入我們。媽媽,我第一次感覺到男生可以這麼"尊重"女生。原來男生和女生可以一起玩、可以合作…」

我驚問:「媽媽剛剛聽到妳是說"尊重"?」

zina說:「男生可以知道女生想要的是什麼,不只幫忙,還可以幫我們做得更好…」

第一次聽見zina這樣評論「男生」,
很新奇,
給她一千個讚!
(5y8m,在這之前,她在許多交會累責績的經驗,除了她弟。對小男生的印象並不是很好)



最後,我問笑得很開心的她,猜測:「妳覺得快樂,是因為可胡鬧教室嗎?」


zina這下反而很疑惑的望著我,說:「沒有,我們不是胡鬧耶,媽媽,我剛不是跟妳說過了,我們是在"蓋房子"嗎?」

好想看看她們在玩什麼,真希望老師有拍照下來呢!^_^
(後來當我接觸更多華德福幼兒園,才知道,這是每天很常態的活動,卻是十分符合幼兒心性,很貼近他們「想搗亂大人set好的空間= 以遊戲方式建構自己內在世界的建做工程」的心態喔!)


----------------阿里阿雜隨口一談之分隔線---------------
1.團隊合作
之前zina參加的共學團,女生很少,男生年紀也偏小,完全沒有和男生合作遊戲的經驗,這也是當初阿停選擇離團的原因之一。大團體中,真實同儕合作經驗,也是一般大人把幼兒養在家裡自學,所無法取得的。

而一般幼兒園,常常是必須"坐端正"的塊狀課程,孩子之間真的缺乏太多人與人之間可以在遊戲中學習合作的機會了 。

2.異性的評價
人最初對異性的認識,是從家裡開始
對於小女孩而言,父親、兄弟是最初認定世界異性的典範
(而zina會認為男生都是搗蛋鬼,當然也是跟家裡爸爸是個大頑童,還有,之前她接觸的男生都偏小、較頑皮有關係)
不過,zina這番話也打回我身上。讓我自問:我呢?
坦白說,大都是負面的。
它確實影響我人生的戀愛過程,不僅很晚開始(因為不信任),過程也跌跌撞撞(吸引力法則:妳投出了什麼信念,便召喚什麼異性來到)。直到上心靈課程之後,願意放下對原生家庭的指控、釐清自己與家人的本意,解開在心裡不知埋了多久的負面信念,才認識蟾蜍…
所以我很訝異發現,五歲多的zina因能將美好的合作經驗,定位男生vs女生的關係、意義,
定位異性是『可以合作的夥伴』是一件多棒的事!
因為信念正向,將有助於她日後走向幸福的道路(童年建構的世界,將成為潛意識,深深影響人生),而這樣的信念,是無形的,自然而然在日常生活與人相處中發生的,我教不來的…
感覺小傢伙的人生,因為一個可以允許、安全的環境,一步步在建構自己對世界的看法與信念,一步步打開了!











2015年3月23日 星期一

華德福師訓筆記系列(1)--Lothar Steinmann

(圖註:那些,關於華德福的秘密…)

本年度的華德福師訓開課了
在新竹教育大學(原新竹師院)
由來自德國柏林華德福機構的講師
--Lothar Steinmann為前幾次打先鋒,
老師生動與投入,
英文原汁原味
還有現場口譯(竹教大 真的臥虎藏龍) 超強的美女老師翻譯(我好愛她的聲音和表情)
真的太幸福了!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不囉嗦,
以下是阿停筆記分享:


3/21
一、在低年級要多示範、少說話(老師不講太多,先做什麼,讓小朋友看)。

二、學習不該只是在頭部,
對一個完整的人來說,學習應該在四肢、在呼吸

三、呼吸=結束vs開始=our life

四、在孩子早期發展,並沒有"我vs你"之分
小孩嘗試複製大人。別人的言行舉止
孩子跟世界沒有界線

→ 一開始,孩子藉由模仿進入世界
→ 七歲以前:學習=模仿

五、成人用嘴巴笑,小孩用"全身"笑,
為什麼當我們愈來愈大?動作卻愈來愈少?

六、平衡=我是我的中心
猩猩和猴子的中心在身體之外,所以前傾
人可以直立,因為中心在身體裡

七、不會講話時的孩子反而"國際化"
幼兒和幼兒之間雖然不言語,
卻能懂彼此的意思
會講該國語言之後,反而縮小了自己的生活圈。

八、小學教育的前三年所學,是要能延續未來之後所要學習新事物的能力。

九、閉上眼睛,可以"看"見你想看到的任何事
把看過、聽過、聞過的事物,保留在心裡的能力
/
→ 內在心智圖像:閉上眼睛可以看見的圖像

十、當訊息太明確,一切就失去了趣味
如果孩子什麼都被告知,便無法學習。



3/22
一、我們身體的發展,是從"頭部"開始給予能量。

二、三歲前的小孩喜歡用跑的,他們很難好好的走路(三歲以前頭的比重很大…)。

猜猜看,這樣比例的人形,究竟是幾歲呢?
(圖註:老師有在黑板用投影片,因為有版權,上圖為阿停自繪)


三、你去看青少年時期的孩子為什麼都喜歡坐醬↓?
〔圖註:老師有示範坐姿,但沒法拍下來。為了怕同學很難懂,上圖是阿停畫的)

人類發展到青少年的此時,
開始往四肢,
他的手腳拉長,會覺得身體很沉重
(老師回顧他的青少年時,都常窩在棉被裡面睡覺。和我一樣耶!XD)
而男孩子在這時候特別愛運動,尤其是跳躍(打球…)

因為了解了發展,所以能同理,然後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處理生活中的磨擦。
比如:叫青少年孩子做家事會有的衝突…。

四、一個教師他/ 她應該是揹了一個充滿生活經驗的揹包,才能分享(給孩子)。

老師應該不只是專才,
老師應該是要對每一件事物都感到好奇,
和孩子一樣擁有對各種新事物學習的熱忱。
(小孩都是藉由模仿學習,如果一個老師是學科的挑食者,學生也會如此)

五、老師和學生"都是"--學習者!

六、學習=滋養!

七、班導的任務與工作(有兩個分別來自新竹的公私立的資深華德福小學老師來做經驗分享,真是太太太讚!)

八、專注vs沉睡(這段老師用了心中的音樂與節奏的默想,實際全班操作了一小時,好讚!)

九、睡眠vs記憶

十、學習"不解釋"(您看看我字愈打愈少,這個菁華顯然有學到了~噗。其實是因為專注感受與聆聽,而無法筆記了~XD)

十一、全球性的華德福
為什麼華德福教育能成為世界性?
又會遇到何種問題?

Stainmann老師說:「因為背景和歷史不同,你們無法"進口"華德福。你們必須咀嚼它,然後將它"在地化"

老師舉例,
幾年前之前參觀台灣某地的華德福小學,
有五年級老師示範教學『特洛伊戰爭』的故事;

Stainmann老師看完,說:「妳準備得很充份,師生互動也很精采…。但請告訴我,為什麼妳要為妳的孩子上『特洛伊戰爭』呢?」

該老師回:「因為華德福的課綱就是這樣寫的啊,五年級要上『特洛伊』啊!」

Stainmann老師搖搖頭指出,
在德國五年級學生上完『特洛伊戰爭』故事後,
師生會花很多時間去了解與探討"希臘"文化與歷史,
而台灣呢?

台灣也有在地童話作家出版的在地童話
台灣也有台灣史
還有很多老師會幫學生上封神榜、西遊記……等故事,都可圈可點!


又,另一例…

Stainmann老師還提及,幾年前他曾受邀到日本,
指導當地華德福學校
那是一個急於轉型的私立小學

師生們在"晨圈"又唱又跳,非常活潑愉快開心的
花了整整一小時
然後再進入故事等,而後放學回家…

Stainmann老師看完,只是板起臉孔,對該校說:「請把"晨圈"縮短為半小時就好!請加強你們的主課程投入的時間和內涵!



以上例子,老師想說的是:

華德福教育不是學形式與皮毛
要學習的是它的精髓與精神

------阿停跳出來分隔線-----
這不免讓我想,
1.誰來看它有沒有歪掉?
台灣除了體制內教育,每年教育部都有派專人去各校做各科評薦,
台灣何德何能,
在咱台灣的華德福教育 竟可請到德國(原創地)華德福教育中心這樣高水準的老師,
每年來各縣市授課及視查…,
幫忙檢視台灣華德福教育的方向有沒有歪掉,
會不會太幸福了點兒?

(蟾蜍工作之故,有和德國人合作經驗,連我也有幾次交會。德國人真的超超超"嚴謹",這次來的Stainmann老師也是。人生第一次遇到連"秒針"都看著,每一堂上下課都"非常準時"的老師。
這兩天上課,除了筆記部份。其實很多是要實際操作的,比如音樂課或數學課,老師看見我們的問題也會"直指",並讓同學做到他認為"ok"為止。讓德國人來檢查台灣的華德福,並為師資授課…。可懂阿停說的幸福嗎?XD)

但相較其他私小或私幼,
有的自己買了教具,
或是由創立者認為的觀念,
就成立的x式教學法或某些創新教學法,
不知道是不是該也有一套檢視/驗的準則?

如果沒有,
也沒有任何發展的線軸可依,
孩子們丟進去,家長真的能安心嗎?
估且不論家長的心態(因為會丟進去應該都是安心了),
那麼當"換老師"或"換校長"的時候(或者當這個人生病或離開後),
有沒有可能因為主事者的異動,而產生整個學校價值觀的大風吹?
那麼,最初這些人依循的又是什麼呢?

----------回來分隔線--------------


十二、那究竟什麼是『正確的華德福精神』?

Stainmann老師說:
當在台灣的你們(老師或家長)在問『到底什麼是正統、正確的華德福精神』時,

如果只是盯著問題看,將什麼也無法完成。

到底什麼是正統、正確的華德福精神?

有疑問的老師或家長,應該"動起來!"

直接與孩子相處,

孩子會自己告訴你

什麼對孩子是真正好的?對身心發展有益的?

你終將在心裡頭獲得解答」

↑以上這段話真的太對、太動人了!!阿停拍桌子叫好!!

十三、學習不該只是為了考試,考完就全忘了
學習不是為了考試,是為了我們人生
所有從小到大的學習,都應該是持續的滋養我們的人生!

十四、華德福當然也有考試,
而且可以非常嚴格(上數學課時,看見Stainmann老師叫板書同學,把凌亂的8擦掉重寫一次,我就有感覺)。但我們嘗試用比較有趣的方式。

華德福也有考試/評量,
但只有評語,沒有分數
像是 「聽寫」
考試與誠實指出孩子的錯誤,是一種回饋與連繫
方式:
老師會在聽寫的那一行末,寫上一個數字,
代表你這一行有幾個錯誤,請小孩回去找出來。
有時,是在整個的最下面,寫一個數字,
代表你這一次考試有幾個錯誤,
連找出自己的錯誤,都像在玩遊戲

十五、對於高年級的學生,我會在考試之前,請學生寫出問題
老師問孩子:「你覺得上完這一堂課,我該問你什麼問題呢?」
老師也同時回去寫
四、五天之後,大家拿出自己的問題,竟然通常都大同小異!
老師會請學生在課堂上對自己提出的問題作答,
有些較聰明的孩子,再回答老師的其他問題。

十六、我們相信他會自己長出他的樣子。

十七、學習去學習。


-------------阿停跳出來分隔線------------
2.教育與學習?
華德福師訓是沒有資格限制的,全民開放。
同學來自四面八方,有一般民眾、爸爸媽媽、在職老師…等
這樣的同時,會不會發生有家長因為上了許多課程,有時甚至比老師懂得更多的情況呢?

其實,最好的教育
本就該家庭教育深深連結學校教育,
方向需要一致,孩子便能安心發展。
而華德福教育体系正是希望師生在理念下良性溝通互動,大家一起不斷學習……
這個教育系統,並不是關起門來搞,而是敞開的
(相較於很多私小只能由招生說明會略知一二,平常不知道他們在幹嘛,好像可以比較放心些)
而相較於公小,有過經驗的家長,無須多說。

3.其他疑問?
很多人對這個教育有疑問的地方
個人當然也有
不如不要霧裡看花
台灣的華德福資源如此龐大(華德福研習課程超多、翻譯書籍和教師群也是)
它並沒有任何隱藏
其實它並沒有任何秘密
不如就直接開門見山、直搗黃龍(相信他們一定很樂意)
而不是在門外批判
(上完課深深的認為啦)


----------番外篇------------
第一天課後,聽完Stainmann老師的「心智圖像」(他女兒的故事)後。我回家問5y8m的女兒:「妳閉上眼睛,看得見什麼嗎?」

女兒大笑,好像我問了一個蠢問題,說:「當然不行,是黑的啊!」

我不死心,試著站在她前面,再請她閤上眼睛,說:「妳剛看得見媽媽,現在呢?閉上眼睛,還看得見媽媽嗎?」

女兒呆了一秒,樂回:「有耶!我看見妳了!妳穿得好美麗,在我面前跳著舞…」

我得意說:「看吧,我就說閉上眼睛看得見東西。而且閉上眼睛,反而能看見更多、更丰富喔…」

女兒又大叫:「我看見一個蛋糕…還有冰淇淋…好好吃喔!是草莓口味的…」

忽然,她停下來,睜開眼望著我說:「媽媽,妳錯了,當我閉上眼睛,我不是用眼睛,是用我的(她指自己的腦袋瓜)啦!」哇塞!拜~orz…


次日,我在下課跑去跟Stainmann老師分享這則故事,
他大笑(我大概是上課這兩天,唯一跟他說故事的吧)~.

-------the end--------

筆記部份,只是初淺的分享
也許其中有誤或待了解的部份
我也仍在學習的道路上

記下,也與同學分享之。




---------關於分享的詢問分隔線--------

阿停歡迎喜歡華德福的有緣分享,臉書分享無須告知。歡迎分享。

也已問過Stainmann老師本人ok
只是請同學尊重筆記人的辛苦,
請勿將整篇copy扛走到自己的部落格(因為之前有發生過…><),


以上
感謝大家
阿停鞠躬


其他相關阿停花阿福師訓連結:





2015年3月19日 星期四

雙寶手牽手去上學-華德福幼兒園



(圖註:院子裡,每天都掛滿了小孩的伽苳樹)

過年山上修行五天,

認識一位前輩大姊,是台南某公幼資深老師。

我們同寢同床共眠,夜裡聊天,

她說她人生參觀過幾多國內外幼兒園,

在幾年前參觀台北-光目華德福幼兒園被深深憾動,

至今說來仍歷歷在目似的神往著,

她說:「那才是真正的幼教!



這份偶然

喚醒我唸書時初識華德福時的悸動

抽到哪一根神經決定重新拾起




【一】初體驗

曾跟蟾蜍帶zina前往宜蘭慈心華德福幼兒園朝聖

五月盛夏的晨光,

戴帽子的小孩,幾個在滑梯下用真鐵鍋鐵鏟玩泥沙

幾個小孩用樹枝挑著毛毛蟲,隨口竟問陌生的我說:「妳猜猜看這是什麼蟲?」

我亂答一通,他們也笑到肚子痛



小小的zina一溜煙窩進滑梯下,跟她們玩起辦家家酒

幾個盪秋千,

老師們素雅的站在各個角落觀看僅僅只是觀望

沒有任何老師介入孩子的遊戲沒有老師吼叫、罵人或主導什麼……




直到遊戲時間結束老師提了個音,

開始唱歌悠悠的歌聲,從肺腑傳來,

孩子聽見歌聲,一個個放下手邊遊戲,魚貫尾隨老師進入教室


那一幕幕仍印象深刻,

華德福的幼兒樸實、情緒穩定、親近人、無所懼






【二】第一關:想媽媽怎麼辦?面對分離焦慮

第一天,一直想上學的三歲Bob就飛奔進去

zina則怯生生站在門口猶豫了好一會兒,

在抱了n次後,小妮子終於開口問:「如果我會想妳怎麼辦?


老師聽見,蹲在她身邊,問我:「媽媽,她想妳的時候,我可以讓她打電話給妳嗎?」

(我當下是超感動~殊不知在大部份的幼兒園都不准的!)

zina看了看老師,眼神有一種安心…


雖然如此,但開學至今,這兩小孩上學卻從來沒有過一通電話哩。


(圖註:在這間可以打電話回家的幼兒園,卻從來沒跟老師要求打電話回家)




---
開學第二週,學校有讀書會

參加的媽媽在中午離開

zina奔到花園大哭


老師蹲下來緊緊擁抱著她許久


後來聽她說

同學去摘院子裡的花,繫成花束送她,她便停止了哭泣


後來老師還帶她去院子摘了許多花草

用彩色的手染紙包成花束,說可以等媽媽來時,送給媽媽


那天放學來接,大門一開,老師就笑咪咪的對我說:「zina有東西要送給妳喔!」


zina飛奔拿了花束給我

我看見在她的笑容裡,有很多我全然陌生的感受




那並非在日復一日安逸的生活中可見

那並非在父母的保護傘下可獲得

那是在她小小的心底,

已經因為克服了什麼,而萌生出了什麼

那朵微笑裡充滿信任與勇氣


(圖註:那張手染紙已經掉了,一把好大的酢漿草,上面有一朵炮杖花和一朵杜鵑花)


在生命裡,

因為願意信任除了"自家以外"的環境


(每個幼兒都要經過這關,離開主要照顧者,給出對這世界的信任)


因為克服了分離焦慮,從心底長出了她認為的:『我 可 以』!


(圖註:當年參觀宜蘭慈心,小zina蹲在溜滑梯下面和哥哥姊姊們玩辦家家酒的畫面,如今成為她現在的每一天)




【三】第二關:午睡的恐懼

開學第三天始讀"整天"(早上八點到下午四點)

zina在前一晚好緊張,問我:「可以永遠讀半天嗎?」

我感到好奇,是什麼樣的過往經驗讓她如此恐懼在校午休?…


當天,Bob仍率先飛奔進去,

zina在門口又擁抱了n次才放生我


那天下午,我準時四點整接小孩

(內心畫面是:我的兩條大腿各被小孩緊緊抱住…

什麼想像啊?)


真相是

這對姊弟完全無視於我的存在,

還覺得媽媽妳來得太早啦!

他們玩得樂不可支呢!



當晚睡前,zina背向我自言自語說:「小zina,

妳好棒,妳今天才知道

原來,在學校午睡並不可怕。妳可以放心了!」



知道她又成功的穿越了一關,很欣慰。



--插花時間--

zina還說她哄Bob睡覺。

她對Bob說:「你把眼睛閉上,安靜下來,

不要再說話,手跟腳也不要再動了,

等等睡著醒來,回去姊姊會給你一根棒棒糖!

聽說Bob"秒睡",真的是超棒姊姊!






【四】玩具事件

上學每天,Bob都是自動在凌晨六點清醒

玩一會兒才吃早餐,

這天Bob沒玩夠,把玩具帶上車,一路帶到學校去

(圖註:我們在門口的小桌子,陪他玩了一會兒)


華德福體系是不准帶玩具來學校的

(除了符合理念。同時也減少了同學間的兢爭比較)

我請Bob將玩具交給我,他不依

扁嘴後,在門口放聲大哭,拗在原地不肯進去


我帶他去花園繞了一圈,試圖穩定情緒,

Bob這才抽抽噎噎的問我:「妳問,妳去問,問老師可不可以?」


即使在我心裡已設想老師一定十分為難,

而且答案一定是「不行」,但我仍承諾,說:「好,媽媽去問」


Bob停止哭泣。

我向老師說明,

這時另一同學想來拿Bob的玩具,老師制止,

隨及蹲下來說:

「你的玩具好好玩,好多小朋友好想玩,

放在老師這裡,老師幫你保護好嗎?」


Bob搖頭,但眼神卻已然不同。

見情況逆轉,知道老師已得到Bob信任,

我順勢將他放坐在凳上,說:

「那你先在這裡坐一會兒,等你決定要進去,再跟老師說…」


然後我就快速烙跑了(切記~小孩愈使性子,大人愈不要隨之起舞)

果然,

聽zina說,我一離開沒多久,Bob就將玩具交給老師,

穩定的進入教室上課


在教書時深刻體會

小孩在『有媽vs沒媽』的環境,表現會有些不同。

媽媽們想將小孩一直帶在身邊全職教養,沒有不好,


但對有安全感的孩子,


媽咪們能適時放手,讓他去外面學習

真的也沒有不好! 

幼兒園真的並非通通都不好,真的有好的!



【五】師生之間

大余老師常說:「孩子是我們大人的禮物,

從孩子身上,我們重新認識了自己。

我帶領小孩的這一路,

其實根本來說,是一種自我修行的路。」


我是讀兒文所時,國內公立師院(體制內)老師畢業

當時,所有的課程都在學習:怎麼"教"孩子

教師的角色,是崇高的、是上對下、是權威的、絕對的


年前曾參加過人本森小(體制外)師訓

森小把孩子當成與大人 平行 的"人"來尊重

不是上對下的教授

知識是開啟、是可以討論(甚至師生之間沒有稱謂) 

教師的角色,是陪伴探索、是引導


今年當我更深入接觸華德福

華德福老師是一路學習的道路

老師是在自己裡面的靜心與修行者

藉由了解孩子,更加了解自己,精進自己

藉由善待孩子,更加善待自己

藉由解放孩子,同時也解放了自己



這和我一直在教育一路,對『老師』角色的定位看法一致。


(圖註:溫柔的阿寶老師正在和小朋友玩zina教大家的"植物布丁"。華德福的老師,不是上對下,也不是全然的平行。而是謙卑的,藉由孩子的情緒與孩子們的衝突,觀照自己的修養,與不斷學習在愛的道路付出的修行/心者)



【六】滿滿的愛

這天,Bob在放學接送時,一溜煙就往後面跑

老師比我還快,隨及追去

聽見老師問他:「姊姊送媽媽一束花,你也要送媽媽是嗎?」

讓Bob捧著花束慢慢走來給我

很是感動
(圖註:小小的幼兒園中,每天都有許多令人感動的點點滴滴)


----Q&A時間---

問與答:
一、A同學問,它很小,不是說幼兒園一定要大嗎?
答:
1.以前zina讀過一間超大間的私立幼兒園,但後來就我所知,除了教室和教室外面的那塊地之外,其他並沒有去玩過。後來我回頭問自己:「幼兒園"應該要大",到底是小孩需要的,還是大人想要的呢?

2.一般人會認為"華德福教育"不是屬於體制外,走"森林系"的教育,所以"應該要很大",不大的都是亂搞的?
就我所知,連在國外的華德福幼兒園,也沒有"一定很大",如果認為有差異的,大部份都是因為先參觀過"宜蘭慈心",因此在心裡有了比較呢?

二、很多同學問,到底要讀哪一間華德福幼兒園?
答:就我蒐尋過blog資料,
如果妳打"華德福"三字,可能會出來一堆感動死妳的小故事。
很多前輩家長已經寫下許多
我的意思是,不管是哪間,全台華德福幼兒園應該都有著這樣的魔力!


附上
http://littlefishmom.com/waldorf-education/taiwan_waldorf_schools/


三、C同學問,為啥三歲的Bob沒有分離焦慮?
答:
就我所知安全感是源自0~3歲主要照顧者陪伴的品質(非時間的量喔)是其一。

另一方面是校方和老師,是否能讓幼兒在這幾次交手就給出信任

當然,case by case,就我們家而言最重要的,還有zina在那裡是安定他心很大因素。

最後我要說的是,家長願不願意給出信任?

(我以前會想留下來陪伴,但後來發現原來大人必須克服自己的恐懼與愧疚,

後來我的方式都是直接跑走,讓老師有機會藉由處理她們的情緒,贏得孩子的信任)

還有在進入幼兒園第3~7天,會有一個關卡

小孩因為習於慣性,想再賴回媽咪身邊時

媽媽可以用溫柔、堅定的方式,讓孩子有機會長大!
(圖註:這是zina發明的酢漿草果凍布丁,深受大家喜愛的遊戲)



四、E同學問,華德福有晨頌和結束圈…,還要跟守護天使講話…,什麼鬼啊,會不會太儀式化、妖魔化、怪力亂神化?

答:我根本沒辦法回答,因為小孩超愛,我個人也超愛的啊! 
估且不論那是什麼,
以兒童發展來看,每天固定儀式化的行程,確實有助於培養幼兒安全感。
我們也都在其中看見效果
舉例,這是我家小孩這幾天洗澡唱的歌(學校老師教的/史代那博士的詩):

「我的頭、我的腳都是神的化身。

我的心、我的雙手都能感覺神的力量。

我開口說話時,我會遵從神的旨意。

不管在什麼東西裡面,

媽媽啊爸爸啊,

所有愛的人裡面,

動物啊、草啊、花啊、樹啊、石頭的裡面,

都可以看見神的存在,

所以,沒有任何可怕的東西,

只有愛在我們身邊。」

它其實無關宗教,唱著唱著,卻能讓孩子平靜下來。

(圖註:我跟Bob躲在溜滑梯下,撿拾花朵捎來給我的zina)



、有沒有作業?
答:沒有,僅週末要親子共讀繪本。
課程主要是歌唱、故事、手作…三大項,小孩自主玩樂的時間超多。

七、zina之前不是好像有讀過一間,為何轉學?
答:我不想寫幼兒園比較文章。
我們後來不續讀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距離實在太遠,
而現況是該校目前也沒有名額。


.八如果小學不繼續念華德福,回到一般小學,不知道這樣孩子是否反而會無法適應(畢竟方式相差很多)?


.

以上僅僅只是個人分享
感謝閱讀
-------------the end------------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