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8月16日 星期日

(轉載)獨生子女的教養3

當我們同在playgroup



作者:林玉珮

出處:親子天下

2008/08/13



如何讓孩子有遊戲、有玩伴,還有經驗豐富的媽媽彼此分享帶領活動?吳孟樺和一群媽媽們用心經營的playgroup(遊戲團體),提供了很棒的經驗。

「幫自己找動力,多帶晴晴出門玩」,五年多前這麼一個簡單的念頭,讓專職媽媽、在開南補校兼課的吳孟樺為自己以及當時快兩歲的晴晴找到一個愛、遊戲與歡樂的平台──playgroup(PG,學齡前幼兒遊戲團體)。



playgroup是親子固定生活的一部份



吳孟樺回想,她在褓抱餵晴晴母乳時,就會揹晴晴出門和其他媽媽聚會。但剛開始的媽寶聚會是為了媽媽自己,彼此傾吐、交換哺育的喜樂與憂愁。但寶寶慢慢大了,母乳停了,還需要其他重要養分來長大,例如需要遊戲也需要玩伴。



當得知一位家住中和的母乳媽媽吳秀芬要組PG,吳孟樺決定把握機會,帶著晴晴探索這個全新的玩樂經驗。



「帶領人的風格對PG影響很大」,吳孟樺指出,一開始就可以感受到這個PG是要玩真的,很有計畫。帶領人吳秀芬為了讓這個PG能走得長,表明不能想來才來,活動也不等人,「她對遲到的人有時真的會給臉色看,她要媽媽們把PG當成固定生活的一部分」。



帶給孩子不同的體驗



PG頭一年由媽媽們排了輪值表,來負責想每週一到兩次的聚會地點和活動,比較像在暖身和為未來運作打基礎。期間有進有出,後來有五對親子留下,小孩剛好都是女生而且年齡相近。此時小孩彼此熟悉,對每個媽媽有了感情和信任,PG日就開始輪流到每位媽媽家,把小孩留下交給輪值的媽媽老師來帶二到四個小時的活動。



「不同的媽媽可以給孩子的東西也不同」,吳孟樺說。除了設計給孩子的活動從唱唱跳跳、說故事演戲劇、創意美勞到捏麵糰烤餅干等不盡相同,每個媽媽對生活習慣的態度和要求也不同;有人嚴格的,有人散漫。孩子的彈性比大人大,似乎很清楚到誰家就要表現什麼樣。倒是媽媽們在PG必須努力學習相互尊重和包容,自己必須做調整,也會有一些改變。



大人可以和孩子「亂亂的玩」



吳孟樺形容自己喜歡做事、對玩樂並不熱衷。孩子玩家家酒來找她點餐,一次、二次她還可以配合,第三次就失去耐性。後來有一次PG親子相約到新竹海邊玩。「那次玩水的經驗給我很不一樣的刺激,原來大人可以這樣放開的跟孩子玩,小孩也很需要『亂亂的玩』」。



當天有位媽媽帶著小孩往海裡衝,整個人沙呀水呀笑啊,非常瘋狂。連向來不愛玩水的吳孟樺也被帶動,拉著晴晴往水裡跳。全身溼透的晴晴後來還仰躺在沙灘上,雙手上下畫著,雙腳來回擺著,快樂的嚷著「我是個沙天使」。



要學會面對和處理問題



當孩子在PG發生爭執或問題,媽媽們通常要孩子去溝通、去解決,孩子也發展出解決默契,比如當爭執不下時,她們會說「誰家誰規定」,紛爭就過了。然而發生傷人等嚴重問題,媽媽就必須及時介入並明確妥善處理;若反應不當,PG可能會很難玩下去。



例如晴晴有一次把玩伴咬傷,視女如命的媽媽當下變臉。吳孟樺立即要女兒道歉,給予嚴厲處罰──不能玩了,帶回家。接下來幾天,哪裡有小朋友,她就帶晴晴去,只能看不能玩。到了PG日前一晚,她跟晴晴說,「我還是不確定妳可以做到和小朋友好好相處?」女兒開口,「我可以,媽媽帶我去」。吳孟樺隔天主動告訴那位媽媽自己對這件事的處理,那位媽媽不再追究,晴晴也從此沒有咬過人。



把PG美好經驗傳出去



晴晴PG的女孩們先後上了幼稚園,五個媽媽陸續生了老二,到現在大大小小仍經常玩在一起。吳孟樺的老二雯雯從去年開始也有自己的PG。幾個月前,媽媽們決定開始讓老大們每隔週五晚上輪流到家裡過夜,五個女孩也開始「睡衣派對」新遊戲的集體體驗之旅。



在PG,小小孩們可以經驗到的遊戲活動比起只跟自己媽媽玩,來得豐富多元,又有同齡玩伴,歡樂多更多。而媽媽們也有伴相互支持,愛自己的孩子也學著去愛別人的孩子。「那是很棒的事」,吳孟樺就像發現一個美好的事物,她積極分享傳出去,也開始大膽的造夢----打造媽媽帶孩子玩樂的友善基地。



兩年前她在汐止住家同棟大樓租下一間公寓,建立「幸福小孩家」來帶母乳支持聚會、繪本共讀親子讀書會。今年她和友人在內湖租下更大的空間一起開辦「媽媽play」親子聚會,提供親子烘焙、烹飪、閱讀、手工藝等多元課程活動。



一位朋友在吳孟樺的「幸福小孩家」部落格留言,「加油,妳們真的很棒,能為自己的夢想打拼是很幸福的一件事,尤其孩子們都能在身邊...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